便捷通道: 注册 登录>>> 投稿发布>>> 在线搜索

           今日油价 | 降水分布 | 在线地图 | 卫星云图 | 台风预报 | TAG标签

当前位置:咕唧天气网 > 生活百科 > 遥感技术应用是什么 遥感技术应用在哪些行业

遥感技术应用是什么 遥感技术应用在哪些行业

作者:admin  发布:2024-05-20 22:12:30   咕唧天气网   网址:http://www.gjzdj.com/baike/179222.html

导语:遥感技术应用是什么?遥感技术是可以通过卫星和无人机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地表变化、大气成分、水质情况等环境参数,就例如,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科研人员可以追踪森林覆盖率的变化,监测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那么遥感技术应用在哪些行业?下面就去了解了解吧!

遥感技术应用是什么

遥感技术应用是什么 遥感技术应用在哪些行业

农作物

(1)农业遥感的应用及效益

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产量估计、实际的产量等信息是国家制定粮食政策和经济计划时的重要依据。粮食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联合国设有专门机构—粮农组织关心着世界性的粮食问题。因此,联合国、各国政府都在以各种方法获取这些农业方面的信息。但由于耕地面积大,要用地面上调查的方法获取这些信息并不容易。特别是国土辽阔,拥有很大耕地面积的国家,从国家决策角度获得农业方面这些数据时,用地面调查的方法更感困难。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新的适用方法。遥感技术提供了面上的不受人为因素干扰的客观的信息,使同一时间内,获取大范围这类信息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具有地面调查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

遥感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在某些农业要素的调查尚显得能力不足,但遥感技术的快速、多时相、丰富的综合信息量、面积式的客观调查方式等特点使人们对卫星遥感在农业上的应用前景依然寄于极大的期望。多种遥感数据在农业上的应用将成为获取农业信息的主流手段。

遥感数据在农业方面的应用范围很广,按对象分类大体有三类:一是农业地表目标的识别和属性分类,包括农作物种植面积的计算、种植种类的辨别、农作物产量的预估、土地分类、受病虫害耕地的识别等。这类信息主要是使用多波段遥感信息根据上述不同目标的光谱反射特性提取而得到的;二是土地水分、农作物水分状况的探测,主要应用热红外波段的图像、雷达图像等遥感图像数据。美国已使用了实际的卫星数据来提取灌溉地的信息,算出必要的灌水量,决定灌水时间等。土壤水分也是农业旱涝灾害预测的主要参数,尤其是对于旱作农业更为重要。三是遥感技术在农业环境方面的应用,这是使用理论公式或经验公式对可见光和红外波段的数据来推算各种环境要素,此外,可直接推算出气温、日照度、蒸发、蒸散量等信息。

上述三个方面应用在数据信息的获取时往往是综合应用的。如:农作物估产,需首先确定某种作物面积,根据估产模型预测单产,而估产模型中包括作物长势、水分条件、气象条件、病虫害条件、日照度、蒸发蒸散等种种参数,这些参数是三个应用方面成果的综合。

在美国,70年代就充分利用遥感信息进行估产,估产精度达到90%以上。近10年来,法国、德国、前苏联、加拿大、日本、印度、阿根廷、巴西、澳大利亚和泰国等也相继开展了对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甜菜等的遥感估产研究。如澳大利亚用陆地卫星MSS数据对新南威尔士的莫箸毕季区双季稻种植面积的估算,精度高达到98%,由此可知,遥感在农业上的应用已经取得实效。

菲律宾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在进行大马尼拉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时,使用1972年的一张卫星图象,在多光谱图象分析仪上进行彩色显示,并经过计算机处理,绘成土地利用现状图,图上划分出六个类型:城市及建筑区、公园和空地,灌木等。

(2)林业遥感应用及效益

地球上有43.1亿公顷的森林,在各种气候带分布着与气候带特点相应的各种森林。森林一旦被伐掉或破坏,其再生则需要50—100年的漫长岁月,为了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森林,就需要在精心计划下进行合理管理。掌握有关森林资源的环境现状及其变化的综合信息,分析相互关联的各种现象、就需要能够积累、存贮、检索、更新并易于将其转换成数字化信息的技术。卫星遥感技术有可能成为这样的技术的主体,事实上,对于生长在广大地区而且有些是生长在人类难以接近的地区内的森林,只有依靠卫星遥感技术才能够对其实现适时、正确和经济有效的信息收集。

目前与森林和林业有关的遥感技术应用和研究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掌握森林和林业资源的清单,如森林资源分布,蓄积量;二是调查林地的生产力、生产环境,宜林地等;三是调查森林的采伐状况及灾害,如生产性木材采伐,改作它用的林地,烧荒地,森林火灾、台风,暴雨,火山喷发,雪崩、病虫害等;四是评价森林的环境公益功能;五是监验森林资源及其环境随时间的变化;六是森林管理。

(对于上述六方面)应用遥感卫星图像数据时的问题在于制作多高精度的森林分布图;森林植被的内容能够解析到多细的程度。对这些问题正在进行着很多出色的研究。

Skidmpre(1989)报告了用LandSATTM数据作森林类型识别方面,结合了地形、坡向、坡度、地形部位等立地环境信息的方法,显示了森林类型分类专家系统的有效性,公布了以澳大利亚桉树为主的干燥硬叶树类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就8种桉树林和鼠根林、青冈栎林的森林类型识别而言,这个专家系统与单纯用遥感数据的识别结果比较,表明其识别精度能大幅度地提高。

遥感技术应用是什么 遥感技术应用在哪些行业

地球表面

(3)海洋遥感的应用及效益

地球表面2/3的面积是海洋,因此海洋对于地球科学的影响尚难以估算。迫切需要尽快地解释清楚由海洋引起的各种现象及海洋对整个地球的影响。

在船舶上进行观测,仅能测到点或线的信息,资料不具备同步性和动态性。以高时间频度和高空间密度地观测海洋是很困难的。所以,即使是在今天,对海洋的观测也还未得到足够的资料,这也成为人类加深对海洋认识的障碍。因此希望将广域性、同步性、重复性方面均很良好的遥感技术应用于海洋学。用遥感技术所得到的海洋信息中的大部分还仅限于海洋的表层信息,这也是当前的遥感技术不足之处。但是即使考虑到这些不足,对海洋研究来说遥感仍是不可缺少的观测方法,的确,海洋是遥感技术能够发挥其最大特长的地球上的目标领域之一。

从遥感获得海洋信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表面水温。主要通过星载红外辐射温度计获取。美国的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的国家气象服务部约每周发布一次表面水温资料。在日本、由渔业信息服务中心每隔5天发布日本附近海域水温分布数据。这样也能看出它的实用效益;二是测海流。用遥感推测海流,除了从水温分布可推测其大概状况之外,还可考虑用DOC探测漂浮标位置或者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AR)的方法;三是测波浪;四是测水质;目前这些测试方法及识别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有可能取得好的效益。

(4)大气遥感的现状分析

大气领域的遥感可分为利用卫星的大范围的遥感(RS)和通过激光雷达进行的地基的遥感。60年代开始的TIROS卫星以及其后的实用气象卫星NOAA已成为气象预报上不可缺少的设备。在高层大气的研究领域中,70年代的雨云卫星系列完成了重要的任务。应特别指出的是用雨云系列卫星上搭载的被动式传感器第一次获得了温度、H2O、CH4、HHO3的全球分布信息。搭载于雨云7号上的TOMS,直到现在还在继续观测着全球的臭氧量,在发现臭氧洞上作出了很大贡献。取得了与平流层中臭氧破坏有关的重要信息。

遥感技术应用在哪些行业

农业:遥感技术可用于监测农作物的生长状况、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土壤湿度等,对于精准农业管理至关重要。

林业:遥感技术可用于监测森林覆盖面积、树木种类和生长状况,支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地质: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地质、矿产等自然资源的信息,有助于资源评价和专题制图。

海洋:遥感技术可用于海洋资源调查,获取渔场位置、鱼群种类和估计渔获量等信息。

气象:遥感技术在气象预报、环境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提供空气质量、水质、森林覆盖率等环境指标的监测信息。

城市规划与管理:遥感技术能够提供城市建筑、交通、绿地等空间分布的详细信息,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军事:遥感技术在军事侦察领域有广泛应用,可用于侦察敌方目标和监测军事设施。

环保:遥感技术能够监测环境污染状况,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分布和栖息地,支持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

商业:遥感技术应用于地图制作、旅游资源调查等,为商业决策提供支持。

科研与教育:遥感技术在地质学、考古学等领域提供重要线索,同时作为教育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理、环境等学科知识。

声明提示:本文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内容未经证实,对本文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辨别。如因内容侵权或其他问题,需删除请联系,将尽快处理。

相关查询: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

  • 上一篇:用动作来描写激动的句子精选76条
  • 下一篇:最后一页

天气预报 - 天气预报一周,15天天气查询 手机版 联系我们 投稿发布
温馨提示: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仅供参考! 本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及网友投稿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0-2024 gjz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1175789号